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舉行“基礎課程教學研討會”
http://m.gerecailiao.cn  2020年11月11日  來源:華禹教育網(wǎng)

  基礎課程教學研究是高等學校推動人才培養(yǎng)的一項重要工作。為進一步落實“規(guī)范化教學”,統(tǒng)一教學思路,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基礎部,于2020年10月28日在第一教學樓五層藝術展廳隆重召開了“基礎課程教學研討會”。


  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王甦英、副院長董仲恂、學科帶頭人彭華競教授、教學秘書尹媚丹及任課老師李宏宇、李寶荀、郭松、舒鵬、張新盟、聶晶晶、董薇、劉森水老師出席了本次會議。研討會由基礎部主任李致維老師主持。

  會議伊始,領導與教師們先觀摩了基礎部畫室的教學成果,期間,各任課老師分別對所帶班級教學情況,向院領導們進行了詳細匯報。

  郭松老師講述授課思路與作業(yè)的完成效果。李寶荀老師對作業(yè)中的畫面處理效果和技法表現(xiàn)向觀摩的老師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。李致維老師對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對形體的塑造、創(chuàng)意與構思、以及對畫面構圖的理解,進行了深入的介紹。

  觀摩中,彭華競教授對教學效果的要求,以及各個專業(yè)的教學特點做了分析和比較,針對各專業(yè)基礎課的不同側重點,也做了詳細的闡述。

  舒鵬老師向大家介紹了該教學班的作業(yè)完成情況,在效果上更注重空間和造型的探索,彭華競教授對會展與視傳兩個專業(yè)的共通性做了剖析。

  彭華競教授對指導的教學班作業(yè)情況,做了詳細的講解和精彩的分享,對教學的方法,畫面的效果把控,以及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,采用因材施教的指導方式。

  隨后,“基礎課程教學研討會”正式開始,主持人李致維老師開宗明義,闡述會議主題,是為了提升老師們對基礎教學的重視度,探索適合我院學生的教學思路。通過研討方式,落實教學目標,統(tǒng)一教學思想,解決多項實質性問題,并圍繞“設計素描”“設計色彩”“速寫”等具體課程的相關教學問題展開了深刻的討論。

  李致維老師談到,目前基礎部的教學特色、方式、風格、大方向定位已逐步形成,但在具體教學實施中,仍存在諸多的教學方式問題;A課程中“設計素描”與“設計色彩”的教學方法,應重點以結構和創(chuàng)意為主,在靜物的擺放方面以及對形體的造型訓練,應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意思維能力,進行有側重點的教學引導。

  按照造型原則和規(guī)律,以結構為主抓項,調子為輔助項,拋棄高考模式的繪畫方法,引導學生對形體的塑造,對形體空間的關系及把控,鍛煉學生的理解力和分析力。在畫面中要重視畫面的線條與氣氛的表現(xiàn),鼓勵大膽的對物象進行重組,和再創(chuàng)造,激勵學生的創(chuàng)意性和設計性的思維的開發(fā)。

  結合各專業(yè)特點,繼續(xù)確立基礎部的教學方式定位,針對每一門課的教學,我們要明確告知學生,課上畫什么?如何畫?怎么表現(xiàn)?使用什么材料?

  彭華競教授闡述對基礎部的教學觀點:“一定要把握好學科方向,做到規(guī)范化教學,每位專業(yè)課老師要有自己的授課特點和方式,但大方向一定要把握好,做到因材施教,在教學思路上和基礎部要保持統(tǒng)一。

  在“設計色彩”課程上一定要解決色相問題,讓學生們去理解什么是“灰色相”。環(huán)藝與建景專業(yè)的“設計素描”課程在教學中要加強對透視與結構的理解。而視傳與會展專業(yè)要側重光影與創(chuàng)意的訓練!八賹憽闭n程方面要整合各專業(yè)特點,結合專業(yè)特色,畫面由簡到繁,慢慢轉變,逐步樹立學生對藝術認知的獨立意識與想法。教學課件要與時俱進,實時更新,不能與時代脫節(jié)。

  李寶荀老師建議,在教學實施中,通過對大師作品的賞析,思考如何將大師作品與教學效果相結合,引導學生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什么是“繪畫”。給學生們創(chuàng)造一個開放性的“大課堂”教學環(huán)境,促進相互學習與交流,并提出“開放日”的理念,在每門課程結束后,學生們可以任意穿梭于各個畫室,感受不同專業(yè)的作品特色。而對于一些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,李老師建議將他們統(tǒng)一組織起來,額外輔導,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標準。

  副院長董仲恂強調了此次會議的重要性。他指出:“要以務實的精神進行教學工作,遵循質量意識、規(guī)范意識、創(chuàng)新意識來培養(yǎng)人才,樹立學生對繪畫的自信心。教學方面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,除了專業(yè)課上的學習,更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。

  他提出教師應讓學生認清基礎課與專業(yè)課的關系,了解學習基礎課的重要意義,使學生擁有自我約束力,自主學習能力,鍛煉藝術熱情,培養(yǎng)良好的學習習慣。

  最后表明,大學本科不抓基礎教學就等于把根基丟掉了,正所謂“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”。

  之后各位參會老師們也分別為大家做了精彩的教學分享。其中,聶晶晶老師提到,要鍛煉學生日常積累素材的習慣,為之后的專業(yè)課學習而做足準備。董薇老師提到,基礎課教學內容要根據(jù)專業(yè)特點而合理的進行授課指導。郭松老師提出,大一基礎課和大二專業(yè)課之間的課程關聯(lián)性、銜接性、聯(lián)動性,引起了參會老師們的熱烈回應和情感共鳴。

  李宏宇老師、舒鵬老師、張新盟老師、劉森水老師也分別通過教學成果和教學心得,列舉專業(yè)教學課程設計和基礎課程學習特點,闡明了承上啟下的課程關系及基礎課學習的重要性。結合專業(yè)方向,更好的將枯燥的專業(yè)知識向主導方向引導;要具有流動性,使學生與學生之間,學生與老師之間,工作室與工作室之間產(chǎn)生更多的互動性。

  各位教師在會議上的分享,引發(fā)現(xiàn)場熱烈討論,學術氛圍十分濃厚。

  藝術設計學院王甦英院長,對老師們的真誠發(fā)言而為之感動,她激動的說到;“基礎部的任課老師們,在教學工作中,就應該團結一致,遇到困難大家一起商討解決,就如同形成一個“拳頭”,將力量集中于一點,共同將基礎教學的每項工作,落到實處。除了對基礎課程教學的研討之外,對專業(yè)課的討論也需提上日程。讓學生們逐步達到“自信、自立、自強”的學業(yè)目標與規(guī)劃。

  最后,李致維老師做了總結發(fā)言,感謝參會的領導和老師們對基礎部教學的支持,也希望這份支持能夠長期持續(xù)下去。

  至此,歷時兩個多小時的“藝術設計學院基礎部·基礎課程教學研討會”圓滿結束,通過此次研討會的形式,老師們總結分析了目前的授課情況,大家從思想上達成共識,凝心聚力,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,力求教學過程的最優(yōu)化,教學效益的最大化,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(fā)展,我們共同努力,逐步打造基礎部教學的特色“品牌化”。
 關于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

特別說明: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華禹教育網(wǎng)(m.gerecailiao.cn)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(yè)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僅供參考,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